口感形式皆新鮮

ksdoeiidj22

2022年08月01日 16:47

另一主流是進口手工巧克力,其中又以法式與比利時口味最受矚目。這兩者最大差異,陳雅雄分析,主要在裹餡料包裹法。

法式講究細緻手工,外表塗層薄脆,形體小巧精緻,法芙娜與米歇爾?科茲的進口手工巧克力,就以細雅著稱,米歇爾?科茲位在台北內湖專賣櫃,還以巧克力做出紅、黃等不同色澤的法國著名點心瑪卡龍(Macaroon)模樣,稱為「瑪加麗」(Mocarotate),張瑋育讚嘆說,巧克力不但能是點心,更是藝術品,「精湛的巧克力大師,簡直就是個藝術家床蝨解決。」

而比利時的手工巧克力,外衣通常是做好模型,然後將餡料灌注其中,這種做法有人覺得過於粗略,無法真正展示出巧克力細膩的品味質感;但也有人覺得料大厚實,厚殼巧克力更能咬出可可另一種粗獷浪漫,好比吃牛肉麵,有人喜歡配細麵,有人偏愛寬麵。巧克力外殼薄厚孰優孰劣,並無完全定論。但手工製作肯定比機器模,多了一分「感情」在裡頭。

連巧克力飲品也爭奇鬥妍起來。其實,千年以前人類吃巧克力的方式,就是當飲品來喝,後來歐洲才發展出如今固體狀的巧克力。在台北已有兩家巧克力飲品專賣連鎖店的「巧克哈客」,六年前剛開幕時,只有八種巧克力飲品,現在菜單上已有五十餘種。年輕老闆邱紹民是以單品咖啡概念,來設計新飲品,例如七五%的「坦尚尼亞巧克力」,就是用坦尚尼亞巧克力豆做為主要食材製作BB過敏

「我們還推出古法製作的巧克力熱飲。」邱紹民口中的古法,是源自南美洲可可豆發源地的馬雅的巧克力飲用口味,我點了一杯嘗試,加了特殊辛辣香料的古法巧克力熱飲,喝起來有點辣辣的奇妙刺激感,和傳統歐洲巧克力甜膩口味大不相同。然而,不管甜辣,當熱巧克力一下肚,整個心就暖烘烘,心情好像是談戀愛般,不自覺蕩漾起來……。

巧克力的魅力,是否已開始令你感到難以抵擋助聽器?!